“乡约”新海南丨万宁尖岭村:种好村规“梧桐树” 引得人才促振兴

(点击进入专题)

  编者按: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是村(社区)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依“规”而治,以“约”促行,海南大地上,一幅幅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活幸福的绚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近日,海南省民政厅联合南海网启动“乡约”新海南——2022年寻找最美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活动,深度挖掘一批优秀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展示海南新时代美丽乡村文明风貌,讲好村美人靓的城乡社区发展故事。

点击查看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 任桐 实习生 韦金淇

  “丧事不请自到,红事不请不到。”这本是农村生活中的正常人情世故,然而如果攀比斗富、铺张浪费,不仅让风俗礼仪变了味,还会影响邻里关系,形成陋风陋习。这一点,在万宁市北大镇的尖岭村曾经就成了较突出的问题。

  万宁市北大镇尖岭村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村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海南省民政厅供图

  尖岭村地处尖岭自然保护区,是万宁最偏僻的村庄之一,村子以前却存在着铺张浪费、攀比斗富的不正之风,村民但凡建房,必然要大摆酒席,有的村民甚至借钱摆酒显阔。

  尖岭村党支部书记黄家全说:“以前村民办酒席,比较铺张的话,一个正常家庭至少50桌,是很大一笔开销。还有,好朋友随礼多达1000块、2000块,接的时候很高兴,但到给朋友送礼金时,一下子拿2000块过去时候,压力就大了。”

  为了让村民集中精力财力谋发展,2018年初,村里出台了“红七条”“黑十七条”等村规民约,并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向攀比斗富、铺张浪费等陋习“宣战”。

  万宁市北大镇尖岭村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村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海南省民政厅供图

  尖岭村“村规民约”开始公布实施时,个别村民认为,村干部“管生管死”,生活中管他们,老人过世还要管,不太乐意接受。然而,实施一段时间后,村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村规民约”大大节省了各种不合理开支,现在村民慢慢认可了新村约。

  尖岭村村民黄亚云说:“村里自从立了‘村规民约’,不允许‘红白事’大操大办,不仅省了很多事,还省下了不少钱,而且邻里关系反倒比以前更好了。”

  不仅如此,在“村规民约”实施后,尖岭村的党员干部又带头成立了村委会文明劝导队、村委会志愿服务队,带头践行村规民约,走村入户发动群众,营造文明氛围。尖岭村还明确了违反条款的惩罚,对于凡是经核实确认违反“红黑”条款的家庭纳入“黑名单”,不优先享受相关政策和村委会提供的一切服务,直至经评议取消“黑名单”为止。

  2018年初,尖岭村出台了“红七条”“黑十七条”等村规民约。海南省民政厅供图

  尖岭村村民表示:“我们村这个‘红黑条款’奖罚分明,干得好有奖励,干不好要上‘黑榜’不能评荣誉,所以大家都很积极参与,每次喇叭一响,我们就拿着工具去做卫生。”

  从改陋习入手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尖岭村村民精神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动谋求更好的发展。村里依托种养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原本撂荒的土地经过整治,种上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鹧鸪茶。此外,利用村里丰富的竹子资源,因地制宜成立的“竹编队”,更是带动了老人和妇女的生产积极性,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让这份传统手艺得以传承和发扬。2018年底,该村就已实现整村脱贫。

  返乡创业人员在便民服务点为咨询者讲解创业优惠政策。海南省民政厅供图

  尖岭村某民宿的店主告诉记者:“我们村里有天然瀑布和地热温泉,近几年环境治理得也很好,旅游旺季会有很多游客过来,品品我们的鹧鸪茶,跳跳竹竿舞,尝尝我们黎苗族的特色美食,游客高兴了,我们收入也增加了。”

  尖岭村党支部书记黄家全表示:“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我们村能从一个深度贫困村蜕变成一个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新农村,人才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力量。我们也把人才鼓励作为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红七条’中,人才这块就占了三条。我们对本村考上重点学校的、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回乡创业的,都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乡村种好“梧桐树”,振兴需引人才来。通过村规民约这一有效载体,尖岭村将人才聚起来、用起来、留下来,以人才带动城乡间市场、旅游、文化、管理和理念等方面密切联动、深度融合,使乡村振兴更具底气。

  农家乐老板高家武说:“我是2017年从外地辞职返乡创业的,因为看好我们村这个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很有前景。现在村规民约鼓励更多人返乡创业,村委会也给我们创业者提供了很多帮助和支持。”

  据悉,近年来,尖岭村已有近10名外出大学生返乡创业,围绕乡村旅游,规划打造采摘观光果园、农家乐、民宿等,进一步丰富了尖岭村的旅游业态。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林靖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