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管理动态
智能驾驶≠自动驾驶 交警提醒:不能将车辆完全托管给辅助驾驶
来源:南海网 时间:2025-04-03 21:16:00
近日,一起小米SU7高速碰撞燃爆事件,将智能驾驶的安全性问题推到了公众视野的最前沿。这一悲剧性事件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智能驾驶在现代交通体系中的角色与定位。带着这关键问题,记者走访了交警部门以及来自不同品牌的多位车主。对此,交警警示,智能辅助驾驶本质在于“辅助”,驾驶员切不可过度依赖,务必时刻紧握安全驾驶的主动权。
车主共识:便利但不依赖 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己
连日来,在记者对多位车主的采访中,一个共识逐渐清晰:智能驾驶仅仅是辅助工具,绝不能成为驾驶员放松警惕、过度依赖的对象。
蔚来车主庞先生对智能驾驶功能赞誉有加,他提到:“智能驾驶功能是我选择蔚来的重要原因,系统的自动变道、进出匝道等功能,极大地减轻了长途驾驶的负担,同时也提升了行车安全性。在路况较好的高速和快速路上,我经常会启用这些功能。”
然而,庞先生也严肃地补充道:“一旦进入城区,面对复杂多变的路况,比如临时施工、车道线不清晰,或是遭遇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我会毫不犹豫地切换回手动驾驶模式。毕竟,安全是行车的首要准则,任何时候都容不得半点疏忽。”他还特别强调,即便蔚来的硬件和算法在持续升级,但在诸如无保护左转、突然出现障碍物等复杂场景下,人类驾驶员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依旧无可替代。
比亚迪车主高先生对智能驾驶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他表示:“我只有在高速或快速路车流量少的时候,才会偶尔使用智能驾驶。它能让我适当放松,缓解一下驾驶疲劳。但我心里清楚,机器毕竟是机器,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每次使用时,我都会密切关注路况,一旦有任何异常,我就会马上手动接管车辆。”
高先生还提到,他经常关注网上的智能驾驶测试视频,这些视频让他对智能驾驶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他更加明白智能驾驶的局限性所在。
特斯拉车主王先生则明确表示:“我买车的时候,根本没考虑智能驾驶这一块,我就喜欢自己开车的感觉。日常驾驶中,99%的时间都是我自己操控车辆,只有在特别不方便的时候,比如想喝水或者突然有电话进来,我才会短暂地切换到智能驾驶模式。”
王先生强调,虽然智能驾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车主提供便利,但驾驶员必须时刻牢记,它只是一个辅助系统,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安全完全托付给机器。他还提醒其他车主,不要被厂商夸大其词的宣传所误导,要以理性、审慎的态度看待智能驾驶技术。
车辆行驶在南海大道。